本年报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闽政办函〔2013〕139号)要求,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年报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等七个部分组成。所列政府信息公开数据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本年报全文在“中国南平”网站(http://www.np.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若对本年报有疑问或意见建议,可通过“中国南平”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反映或直接与南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办公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八一路439号,邮编:353000,电话:0599-8830330,传真:0599-8891101,电子邮箱:npszfxxgk@163.com <mailto:npszfxxgk@163.com|>
一、概述
2013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层层分解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闽政办〔2013〕103号)文件精神,持续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2013年,“中国南平”网站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人民网、腾讯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2013)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位居地级城市政府网站第五,连续四年位居省内地市级榜首,全国前十。
(一)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
一是及时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信息。2013年,我市对全市42个部门53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审核、清理后,将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指南等在政府网站公开,并结合“领导访谈”、“政风行风评议”、新闻专题活动等契机,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公开和宣传。二是公开审批项目信息。市直有关部门已统一使用“福建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市发改委会同市监察局、住建局等有关部门每年组织人员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全面准确掌握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截至目前,市直有关部门累计发布信息987条。
2、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一是将《南平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南平市2012年决算草案和201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二是在前期测算各部门(单位)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工作的基础上, 完成2013年度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并选定建阳市和邵武市试点实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三是将“三公经费”情况纳入审计监督内容,重点关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出境费支出的真实、合规、合法性,同时,在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将“三公经费”审计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审计任期评价指标之一。四是开展督查,对我市收费单位2012年度收费年审进行工作进行认真部署,对我市部分县市及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了抽查,重点围绕“三公经费”、“信访举报”等方面。
3、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
一是出台了《关于规范南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南建住〔2013〕1号),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和分配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扩大住房保障建设和分配信息公开范围,大力推进以保障政策、房源建设、住房分配为重点的信息公开。二是及时在政府网站按照保障性住房6类12种分配信息公开的内容、时限要求及时公开。在“中国南平”网站建立了“住房保障信息公开 <http://manager.np.gov.cn/wwwroot/np/xxgk/ztzl/zfbz/>”专栏,2013年主动公开信息107条。三是在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等信息公开前,对公开后的社会反映及时研判,做好应对预案和公开后舆情跟踪。对易引发炒作的情况,及时发布正面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合规按程序取得政府公开的信息,建立并畅通异议申诉和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的申诉和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负责对群众的申诉和投诉举报逐件核实反馈。
4、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一是制定了《关于南平市零售药店设置有关问题的意见》及《执业药师“十二五”发展规划》,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提高了新办零售药店准入标准;制定了年度食品安全宣传计划,对县(市、区)和部门的工作信息报送情况进行评比。二是深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城区600余家中小型餐饮公示牌、卫生制度上墙工作,做到许可证、健康证、承诺书、监督信息、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监督举报电话等对公众公开。三是拓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渠道,如在政府网站开设“食品安全”专栏;与闽北日报和南平电视台的协作,先后刊出食品安全工作宣传稿件2篇,播出26期电视节目;开展“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共展出宣传展板20多幅,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传单和手册5000多份;利用手机短信形式向辖区的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有关媒体记者、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监督员等近800位对象,不定期发送各类餐饮食品卫生安全警示或预警信息近9000条次。四是规范完善许可窗口建设,做好调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区域性批发企业布局的工作。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公开制度,在监督检查或专项检查中,及时调整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并进行公布,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上“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实施特别监管。推进“两打两建”专项整治行动,解决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开展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做好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工作,并将全市26家新申办企业主要人员通过了测试并取得经营保健食品资质进行公示。
5、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一是在政府网站、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电子屏幕、市环保局办公楼大厅等公开行政审批事项信息,并将下属事业单位纳入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二是在政府网站、LED显示屏实时公开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公开。三是在政府网站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四是在政府网站公开环境监测信息,每季度对国控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和企业自行监测等情况进行公示。五是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及时公布处置情况。
6、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一是在政府网站进行动态信息公开。二是在政府网站加强调查处理信息公开力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在继续做好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推进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和调查报告的公开比例。三是加大安全生产预警和预防信息公开及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公开力度。
7、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
一是建立健全“阳光价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价费公开、监管的科学性、公开性和高效性。二是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11月起,市物价局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申领、经营性收费申领、培训班收费标准核定、义务教育课本费核定、部份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收费核定、卫生防疫服务收费核定等六项行政审批业务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三是加快价费公示示范点建设。采取“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方式,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承担价费公示的监管责任,落实收费单位的公示主体职责。四是拓宽公开渠道,在完善政府网站建设的同时,在全省首创运用互联网、微信、“12358”价格举报电话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价费信息公开平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价费信息公开服务;同时还在永辉超市南平体育公园店、南平汽车站分别设立了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站,方便群众调处价格争议;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精心制定宣传活动方案,印制多种价格宣传材料,设立价格咨询台和“12358”价格举报平台,积极开展价格政策宣传,热情接待群众咨询投诉。五是在价费信息公开工作中,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将价费信息公开工作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绩效考评等工作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建立价费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采取多种形式,不定期组织检查,确保价费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8、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
一是在实施项目征收土地过程中,严格落实“告知、确认、报批”和“两公告一登记”等征地程序,在征地征收补偿方案报批前,均严格履行公告、告知、论证、听取意见等程序。通过有线网络、媒体、村务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公布征地拆迁政策、方案和补偿标准,我市10个县(市、区)均已建立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将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等征地拆迁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积极开展和谐征迁信息公开工作,各县(市、区)在征收工作之前,认真细致做好项目实施可行研究,发出房屋征收意见函,在确认能够实施项目开展后,召开各级动员会议,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凡是遇到难度大的及部分群众不太理解支持的,主要领导都能亲自进行沟通解释,征收条例出台后,全市未发生一起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群体上访事件。
9、推动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一是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我市共有武夷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等四所高校。武夷学院利用学校网站、新浪微博、招生宣传册等将2013年招生信息、各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以及招生专业介绍,各专业录取最低、最高及平均分,监督渠道和违规事件查处等信息向全社会公开,招生咨询分别在武夷学院招生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新浪微博及部分外省教育考试院咨询平台开通并向全社会公开。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园网站和其他途径,面向社会公开了招生信息,公开了学生学籍管理、帮困助学、学生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与勤工助学申请与管理规定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公开了教职工培训、干部人事任免信息、招考录用、职称评审办法和结果、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等有关人事工作信息,公开了学院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奖励制度和科研项目结果等科研管理信息,公开了饮食服务、校园安全保卫等后勤保卫信息。在招生录取期间,学院主动公布考生咨询及申诉的热线电话和招生投诉接待地址,并在录取现场设置考生咨询接待处。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学校网站的窗口作用,在校园网上开设 “校务公开”栏目,为院系两级部门推动校务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重点公开了学校办学经费的收支、学生评优、教师职称评聘、招生等信息,并且做到及时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武夷山职业学院将官方门户网站作为对外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高效及时发布学校信息,极大方便了校内师生员工和校外社会公众依法获取学校最新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招生就业等各方面的信息。
二是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武夷学院2013年主要通过教代会、文件、网络、公示栏、财务查询系统等多种形式,及时公开学校预决算、三公经费使用、校内各单位经费使用、教职工“三保一金”提取等事关学校大局和师生切身利益事项。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了学院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情况;仪器设备、图书、教材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标。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财函〔2013〕96号)精神,将学院网站作为主要信息公开载体,主动向社会公开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并细化公开至项级科目。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抓好基建工程建设、学生用品、图书和学校大宗物资购销、以及学校办学经费的收支等公开工作,制订了《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校务信息公开重点工作的任务细化方案》,着力推动高校招生信息和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到及时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武夷山职业学院也主动公开了包括财务规章制度、年度财务收支情况等财务信息。
三是逐步扩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范围。首先是重点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在闽北日报开设了“健康周刊”专版,及时发布卫生事业基本情况和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情况信息。编制更新疾病防治、健康保健、家庭导医等服务信息,为市民就医和健康保健提供信息服务。截止目前,已在闽北日报刊发30期,约110多篇医疗卫生信息。同时,继续整合“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及网站的服务功能,不断丰富网站便民信息内容。
其次是做好科研机构信息公开。在“南平市星火网”设有12396、远程服务、专家系统、实用技术等专栏,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服务,并研发应用移动APP应用软件“慧农信”,今年我们已组织两期南平智慧农业信息服务手机终端“慧农信”应用培训班,为12个行业专家更新了最新款式的智能机,受到专家与农业种植大户的好评。今后将持之以恒地抓好“南平市科技局公众信息网”、农村科技“慧农信”服务平台、“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筹备科技项目网上申报系统,不断完善充实内容,提升服务功能,充分展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让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
再是做好文化机构信息公开。一是公共文化企事业单位建立网站主动公开信息,同时按信息公开目录编制索引号,通过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下统一公开。二是将公共文化企事业单位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通过市档案馆及图书馆查阅等形式公开。三是加强文化机构信息公开的研究,把公共文化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要求融入服务规范中,不断扩展公共文化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范围,使办事公开成为公共文化企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的措施。
还做好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把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工作动态信息公开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使之常态化。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国资动态信息33条,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改制、资产调整、股权转让,国有资产划拨,企业扩大发展,对外投资建设等相关内容;国有资产相关通知公告20条,主要包括国有企业融资信贷,国有产权交易,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等相关规章办法;国有企业动态信息25条,主要是关于四大集团公司工作动态的相关信息。
(二)加强指导监督
(1)任务分解。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市政府办下发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南政办〔2013〕141号),对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将重点工作落实到有关部门,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渠道建设、提升工作能力等方面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适时通报。印发了《关于2013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的通报》(南公开办〔2013〕2号)、《关于2013年第二季度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的通报》(南公开办〔2013〕3号),对前二个季度的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求,并将于2014年初通报我市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3)绩效考评。我市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纳入市直单位绩效管理和效能考评,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充分调动各相关单位工作积极性,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三)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2013年制定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南政办〔2013〕154号)、《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暂行规定的通知》(南政办〔2013〕155号)等制度,进一步推进了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不断重视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量,明确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充实人员、保障经费,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全市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已达600多人。
三是开展调研、检查,加强培训。首先是今年9月,省政府信息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办邹平主任一行来我市调研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公报工作情况,在我市召开了现场座谈会,并以会代训,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业务培训等方面对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工作部门进行了现场培训。调研还分别在建瓯市、顺昌县、政和县召开现场座谈会,听取了基层工作介绍,了解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组还应邀为政和举办了政府信息公开专场培训;其次是市政府办牵头在我市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调研,调研走访了10个县(市、区)的政府信息公开主管机构以及市发改委、经贸委、住建局等近10家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部门,并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经过调研,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我市相关工作现状,并将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并于9月撰写调研报告、出台相关制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3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424条,其中市本级政府及工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565条,各县(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与各乡镇(街道)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859条。截至2013年底,全市各级各部门历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39027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2013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有:机构职能类信息4373条,占11.69%;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3753条,占10.03%;规划计划类信息1453条,占3.88%;行政许可类信息1356条,占3.62%;重大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类信息3465条,占9.26%;民政扶贫救灾社会保障就业类信息1603条,占4.28%;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保能源类信息1958条,占5.23%;科教文体卫生类信息3781条,占10.10%;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类信息4836条,占12.92%。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
目前南平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是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
1、政府网站。全市各级各部门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网页)共计616个,通过专栏(网页)公开政府信息37126条,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约200万人次,其中“中国南平”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页面访问量6万余人次。
2、公共查阅点。据统计,2013年市档案馆累计接受送交纸质版政府信息2435条,电子版政府信息2277条;市图书馆累计接受纸质版政府信息1802条,电子版政府信息1310条。各县(市、区)也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服务。
3、政府公报。南平市人民政府通过《政府公报》公开了重要行政法规和规章,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南平市人民政府公报每两个月出版一期,通过档案馆、图书馆、部分企事业单位、邮局、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1750份。
4、政府大厅电子显示大屏。我市在政府大楼一楼大厅设立电子显示大屏,全年共更新国家、省里及本市重要新闻、通知,以及市直各部门政务信息等约5600条。
5、政务微博、微信等政府信息公开新渠道。2013年9月,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微博,截止12月31日发布微博159条,粉丝数约200人。我市公安局、旅游局、团市委等多个单位开通了微博,其中仅我市公安机关已有220多个部门、警种的微博被官方论证。2013年,全市公安机关共在腾讯、新浪公安微博群共发布博文15730条多条,被网民转发微博25万余条(次),收到网友评论9万余条,及时答复网民咨询1万余条,督促各级部门办理网民诉求(意见、建议)200余件,目前粉丝总数已超过167万余人。其中仅“南平公安”腾讯、新浪微博粉丝数就超过100万人。2013年1月,南平公安微博在《2012年福建省政务微博十大影响力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在全省公安系统微博中排名第二,并获得腾讯奖章。在华东六省一市的15个“亲民服务榜”政务微博中,南平公安官方微博上榜获奖,位列第二。腾讯微博通过对微博活跃度、微博传播力、微博引导力三项指标的统计分析,评选出15个“福建优秀政务机构微博”和10个“福建优秀政务个人微博”,市公安局获评“2013福建优秀政务机构微博”奖。为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虚拟社会的发展,2013年以来,市公安局还在开通“微博”、QQ群、网上警务室的基础上,又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和手机服务平台,再次向网友们给力推出“微”服务。目前,已有建瓯、松溪、武夷山等地开通官方微信平台,全市也有超过600名的“80”、“90”后民警开通微信,不断传递正能量。
6、其它形式。全市各级各部门还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公开政府信息,其中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开政府信息221条。新闻发布会公开19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受理申请的数量
2013年度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150件,其中当面申请870件,占75.65%,以网上提交表单形式申请174件,占15.13%,以传真件方式申请11件,占0.96%,以电子邮件申请3件,占0.26%,以信函形式申请92件,占8%。主要涉及农村、民政、国土、工商、经贸等方面的信息。截至2013年底,历年累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达3038件。
(二)对申请的办理情况
全市各级各部门收到的1150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均已按期答复。其中,“同意公开”的956件,占83.13%;“同意部分公开”的115件,占10%;“非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存在、非本机关政府信息”79件,占6.87%。
(三)“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全年的依申请公开受理工作,没有涉及“不予公开”的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我省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价费〔2008〕472号)要求,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历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均未收费。2013年累计减免政府信息公开收费0元,截至2013年底,历年累计减免费用120元。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我市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5件,因政府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诉讼1件,因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申诉、举报3件。截至2013年底,我市因政府信息公开累计被申请行政复议8件,提起行政诉讼1件,受理举报3件。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2013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公开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深化;公开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便民、高效;信息的报备、发布、送交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4年,我市将继续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整体水平:
一是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领域,继续深化公开内容,加大公开力度,重点推进公权力大、公益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切实抓好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二是继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层面,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
三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继续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行政机关绩效考核范围,研究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促进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
四是进一步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培训交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七、附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