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研活动以“共研‘备-教-学-评’一体化,赋能核心素养新课堂”为主题。上午先进行两节课例展示,再分组进行沉浸式研课,抽取小组进行点评;下午进行改课,随机抽取一名教师进行模拟授课,最后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点评。
一、课例展示 各显风采
上午8点20分,活动在南平实验小学教研组长陈琳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陈老师隆重介绍了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并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接着,南平实验小学校长林勇为本次活动致辞。随后,由南平实验小学的两位教师开展课堂教学。


01.《平均数》
南平实验小学武夷校区廖素萍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本课的核心素养是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核心任务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廖老师以“用哪个数表示淘气对数字的记忆水平”为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以及思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的代表性。整节课推进过程中,廖素萍老师说的少,学生分享的更多。她善于等待学生的思考,引领学生共学互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02.《平均数的再认识》
南平实验小学文体校区廖惠萍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廖老师语言简洁,以两个大问题为驱动,让孩子通过讨论“免票线从1.2米调整到1.3米,这个1.3米是如何得到的”这个问题并解释“在现实生活中,通常都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数”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了学生数据意识。廖老师以生为本,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发展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沉浸”研讨 共研互学
同研共进,众行致远。在听完两节观摩课后,全体与会教师在陈淑娟老师的组织下,围绕“学生的学习在哪些环节是真实而流畅的?请分析原因”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据意识是否得到发展?有何建议”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抽取小组进行汇报。在“卷入式”研讨的风暴中,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在思维的碰撞中共研互学。最后,陈淑娟老师对2节课的研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对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解答了老师们的疑惑。她提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基于学习目标,感受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注意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倾听、表达、反思、质疑、提问等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重构课堂 以学定教
教因有研则深,研因有思则进。陈淑娟老师指出,教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下午一开始,陈老师就先让与会老师自行在上午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改课,然后再将想法在小组中交流,形成共识。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她抽取小组分享改课的流程以及意图,最后抽取一名老师进行模拟课堂。在整个研讨和模拟课堂的过程中,与会老师深刻地感受到了陈淑娟老师所说的“要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思维暴露出来,以学定教”等理念,感受到了“备-教-学-评-研”一致性的必要性。

四、专家引领 赋能前行
学有所思,行之有向。活动的最后,陈淑娟老师为与会教师带来《看见学习,看见成长》的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这两节课的课例,指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要善于等待,等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完后,有需要再进行追问,不要把孩子的思维碎片化了;要注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每个环节中,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们都会思考、敢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研思启新航,蓄力同前行。本次南平实验小学主题研训周数学专场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卷入共研——重构课堂——专家点拨”,展现了校本教研的新样态,启发大家进一步思考如何让教研所得在一线教师的课堂中落地。专家的点评和引领让老师们收获了满满的干货。教无涯,学不止,南平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活动,让所有教师研有所得,研有所获,并将研之所得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践行新理念,让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