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熹委员:
《关于打造南平市建阳区“市区一体”全域研学疗休养综合基地(高地)的建议》(第20242020号)由我单位会同市总工会与建阳区人民政府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开展情况
(一)推进研学康养相关项目建设。围绕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市区两级深入挖掘朱子文化、建盏文化、建本文化、茶文化等文旅资源,今年已谋划环带精品项目46项,其中孔砚生态观光茶庄园、桔柚科技小院、世界小人书(连环画、雕版)博物馆、豸山书院重建项目等24项正在开展建设中,坳头观景平台、寒泉精舍(一期)等7项已实施完成,形成一批精品研学疗休养打卡点。国道322麻沙永兴至长坪、省道302建阳城区至麻沙江坊、黄坑集镇至际下(邵武界)等公路改造工程项目陆续竣工通车,总里程超180公里,为打造疗休养综合基地(高地)奠定交通基础。
(二)推动文化、研学和康养深度融合发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为重要载体,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朱子文化之旅为主打品牌,串联书坊康宁古街、杜潭驿站、宋慈纪念园、寒泉精舍等点位,深度挖掘朱子文化、建盏文化、建本文化、宋慈文化等深厚内涵,提炼朱子文化核心作用,提升沿线点位展陈、解说水平,进一步丰富点位业态。编制《南平市建设新时代“书香南平”中长期规划(2024年-2030年)》,已完成初稿,推动建阳区朱子书吧等网红阅读空间建设。2023年,全市36家省、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和旅行社共承接职工疗休养团队1315批14.1万人次(其中疗休养基地承接1020批10.5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180%。
(三)大力宣传推介研学康养产品。通过全省文旅经济大会、大武夷文旅宣传矩阵等平台,强化建阳区旅游康养、研学等项目、产品宣传推介。4月18日,在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现场,南平市文旅发展成果展上展出建阳考亭夜间消费集聚区、寒泉精舍等一批建成项目,麻阳溪文化园等一批项目入选福建省文旅经济招商重点项目册。6月27日,在福州举办国家公园专“暑”计划——大武夷研学产品发布会,组织武夷山国家公园研学产品展、宣传推介和企业洽谈,重点展示建阳等地研学产品。
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南平市加快推进建阳区研学康养产业,积极打造全域研学疗休养综合基地。
一是科学谋划研学康养项目。将继续加大谋划项目力度,打开视野、开拓思路谋划项目,加快融入“大武夷旅游圈”。一方面围绕特色文化开展项目谋划。立足建阳的朱子、宋慈、建本、建盏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继续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元素,融合茶、竹等资源禀赋优势谋划项目,开展招商活动,推动项目落地,盘活地方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围绕环带基础建设开展项目谋划。抓住建阳作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以交通、公共信息平台、旅游生态保护、旅游接待设施等基础设施为核心谋划项目,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拓展旅游新业态。
二是打造精品研学康养产品。结合朱子、宋慈、建本、建盏四大文化名片,做好与武夷山的差异化文章,做好互补产品培育,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需求,串联全区景观景点,推出麻阳溪畔赏花休闲之旅(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茗冠古今·茶香万里”古道寻茶之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追忆之旅、“大宋提刑·法医鼻祖”宋慈探案之旅、“千年非遗·曜烁古今”古窑探幽之旅、“大儒世泽·闽学渊薮”朱子研学之旅、“武夷秘境·百里绿谷”休闲度假之旅等特色研学旅游线路。开展“创建职工活动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结合我区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资源、绿色生态等文旅要素,授牌确认36个职工活动示范基地,串点连线打造10条职工春秋游、微旅游经典线路。加快推进《南平市建设新时代“书香南平”中长期规划(2024年-2030年)》论证编制,抓好“书香南平”建设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南平市图书馆新馆、建阳区公益书吧等项目建设。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融媒体平台,进行全面的宣传推广。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内容,如研学疗休养基地的特色项目、设施、活动等介绍,以及游客的体验分享,吸引目标受众。与相关机构、学校、旅行社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广研学疗休养综合基地。保持宣传内容的持续更新,及时发布新的活动、项目和优惠信息。确定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口号,通过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研学疗休养综合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利用筹办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契机,加快推进世界小人书博物馆二期项目、豸山书院等项目建设。通过文旅领域设施设备更新等政策,加大对考亭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片区单位的支持,推动产品提档升级。2024年全市计划组织1.3万名以上职工参加到建阳等地开展疗休养。加强文旅干部、企业的培训指导,提升策划、运营、宣传等能力。
领导署名:王文谦
联 系 人:陈 兴
联系电话:0599-8060619
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