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至22日,南平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庆荣同志带领部分南平市级广播电视节目评议员到顺昌、光泽、邵武三个县(市)广播电视台,对各相关单位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质量评议。评议通过随机抽取阅看节目稿件和听看节目声频视频办法进行,并于采编播人员面对面交流,提出广电节目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现将节目质量评议情况进行通报。本次评议各台抽取的节目并不一定有代表性,评议观点也是评议员个人看法,仅供借鉴参考。
顺昌县广播电视台
广播节目:该台制作的广播新闻节目,总体来说重点突出,主题鲜明,节目编排比较规范,稿件内容比较完整,15分钟的“顺昌新闻” 以时政新闻为主、有稿件8到10条,稿签中的节目名称、播出时间、稿件的内容、篇数、字数多少以及编辑、播音和台领导审批等,都有明确的标注。不足之处:节目中民生新闻和服务性新闻过少;播音员背稿不足,像24日这样的书面语要按广播的口语改为“号”;编辑在编稿上不够认真,一篇稿件中出现了两次的一、二、三、四,这是广播编辑中不能出现的;稿件中的顺昌台XXX记者报道应改本台记者XXX报道,多篇稿子在新闻导语后的“记者×××报道”“通讯员×××报道”,前应加“本台”二字;在审听两档节目中录音稿才一条,文字稿偏多,如:19号新闻头条是一篇体裁重大、有时效的稿件但通篇只有文字没有录音,稿件偏长比较枯燥,不能把广播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整档稿子中没有审听人员,我个人觉得审听这一关还是很重要的。 (执笔 周婷)
电视节目:看两档的《顺昌新闻》以及《新华.读书》栏目,总体感受:(1)节目编排得当,编审手续齐全。节目内容丰富,有“项目突破年”、“美食文化”、“攻坚战”、时政、迎国庆、资讯播报等方面内容;板块分明,项目、时政、资讯三大板块间有插入片花。(2)主题宣传突出。有“项目”、“美食文化”、“迎国庆”等方面,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电视元素运用较为充分,如同期声、字幕运用,以及部分节目运用航拍画面,视觉冲击力较强。(3)【资讯播报】板块四条资讯,有政策法规、地方讯息,还有健康饮食方面,既丰富了新闻内容,也弥补了时长不足,值得学习借鉴。(4)《新华.读书》栏目,分“新书排行”、“精彩解读”、“读者互动”3个板块,对栏目开设和创收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几点建议:(1)“三审两监”手续要进一步规范。(2)部分节目时效性不强,表述不当之处,要做相应的文字处理。(3)有夹帧和画面运用不当之处,采编人员在采制项目施工和国庆活动方面等现场新闻时可放一些底音,增强节目现场感。 (执笔 李立进)
光泽县广播电视台
广播节目:10月15日、11月20日两档《光泽新闻》,好的方面:一是内容信息量大。每档都有7条消息,其中包含了时政、社会、民生、部门活动、人物通讯等。时政新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如:《探索养老新路径 推进服务提档升级》、《组织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等;社会、民生新闻,关注社会热点、百姓生活,如:《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等,有特色有成效;部门活动,关注各单位工作的新动态,如:《交警到华侨小学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等;人物通讯,报道当地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如让旧田地里开出新时代花朵的叶芬姑娘。二是可听性较强。新闻片头、片花制作精美;男女混播、男女声交替出现;振奋人心、节奏感强的配乐;在相对固定的节目结构中,从包装上下功夫,有效地避免了听觉疲劳,使节目形式富有变化,增强了亲和力和可听性。存在的问题: 1. 文稿不够规范。在广播稿中出现“口播”“同期声”等电视语言。2. 节目编排需多斟酌。如:重阳节前夕,将重阳节活动的三条稿件编排在节目最后,不利于营造节日氛围。3. 新闻采访要下功夫。如:《叶芬 让旧田地里开出新时代的花朵》这条新闻,前期采访工作不够充分(仅采访了叶芬本人,没有身边人对她的评价),使人物报道略显单薄。
(执笔 黄朝辉)
电视节目:两档《光泽新闻》第一印象就是栏目的包装质量高,从栏目的片头到片花,制作都十分精美,向上级大台看齐;二是在《光泽新闻》栏目中间档播放了光泽各乡镇的风光旅游公益广告片,每个乡镇一句八个字的精炼广告宣传语,加上整个风光片包装制作精美,十分吸引眼球;三是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光泽新闻节目的政治节点把握十分到位,围绕时事政治重点,有计划地策划了相应的主题报道。例如:在全国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召开之后,就立即采写播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光泽引起强烈反响》,以光泽的龙头企业圣农为例,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民企带来的帮助,紧扣当前时政主题,极具可看性。存在的不足:一是画面稳定性不够,部分的会议拍摄还存在没有使用脚架拍摄的问题;二是声画不一致:如:其中一档节目中播出的一条广场舞比赛节目,文稿配音中特别提到太极拳表演,但画面当中却没有出现一个太极拳表演的画面;三是画面编辑上还存在同向镜头连续切换的问题,同时,部分新闻中,采访摆拍的痕迹十分明显。
(执笔 吴淑媛)
邵武市广播电视台
广播节目:两档《邵武新闻》整体节目质量较高,一是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节目编排规范、有序、合理,报道手法创新,广播特色鲜明,重要会议和县主要领导重要活动的报道方式有所改观;二是节目包装有创新。节目的片头和节目中小栏目的片头制作精心,整档新闻每条消息间用一小段节奏明快的音乐分隔,在不影响节目架构规范、工整的前提下,探索灵活多样、轻松活泼的表现形式,使节目更具可听性。存在的主要问题。1. 新闻的内容提要过于冗长。两档新闻内容提最短的一条字数为38字,长的达80多字。内容提要太长,挤占了新闻容量,使得节目显得拖沓。2. 新闻稿件的采编不够严谨。有些稿件缺乏条理性,时间顺序颠倒出现;有的缺乏时效性,导语句首出现“近两年来”等提法;3. 新闻稿件缺少深度报道。有些很好的题材,如《福建杜氏木业依托互联网+开创企业发展新天地》等,若深入挖掘会是很出彩的深度报道。(执笔 黄朝辉)
电视节目:随机抽取了邵武台的两档《邵武新闻》,总体上看,节目质量较为不错,尤其是在节目编排上,每档新闻有时政主题报道,也搭配各类民生报道,综合性和可看性强。首先,紧扣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每档《邵武新闻》中间广告时段,配合当地的旅发大会,拍摄播出了当地的旅游宣传片,,重点推介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重点打造的旅游乡镇,画面拍摄唯美,内容丰富,宣传效果好,值得借鉴;其次,在节目包装上,字幕和画面编辑较为规范,看上去十分规整,视觉效果好。另外,三审工作做的较好,内页材料完备,三审工作单按规定要求全部使用手签,按照年份月份归类存放。节目的不足之处,一是活动类的新闻,没有现场底声,如其中一条社区文艺晚会的新闻,现场载歌载舞,但整条新闻都没有现场底声,失去了现场感,降低了可看性;二是部分新闻中还出现夹祯的情况;三是时政新闻的规范化不够,领导前呼后拥的镜头应该杜绝使用;四是对重要题材挖掘不够,例如,其中一条精准扶贫的新闻,记者从一个会议延伸成一条帮扶新闻,原本是很好的,但是,对主题和人物故事挖掘不够,有些可惜了。(执笔 吴淑媛)
分送:省广电局,市委宣传部、南平广电台。
各县(市、区)广播电视(文体广新)局。
南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 2018年12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