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外侨办(已归档) > 计划总结 > 年度计划总结

南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外侨办、武夷山华侨农场、武夷学院外办,本办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2016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科室)实际,安排好2016年工作。

 

南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638

(此件主动公开)


南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外事侨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外事侨务部门职能,开拓创新,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南平做出新的贡献。

一、 抓服务,在提升外事侨务贡献率上有新机制

(一)服务经济建设。一是打造“架桥行动”经贸服务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以“精准扶贫架桥行动”、“海丝国家架桥行动”、“商会对接架桥行动”为抓手,开展务实对接活动,服务经济发展。二是深化“智库挖潜行动”,引导侨智落地转化。发挥海外社团人脉优势,充分利用南平侨务资源数据库,形成我市海外侨务引智工作网络。加强联谊,集成智力,依托“省侨办海外科技专家顾问团”平台优势,建立健全“南平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与项目资源库”。三是积极策划项目“走出去”。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动策划和服务我市重点团组“走出去”,赴海丝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助力国(境)外招商。四是发挥优势扶持企业发展。深化“侨资企业服务联系点”工作机制,突出服务省海丝项目业主——南平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正大奥格(福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侧重为联系点企业提供法律、金融、宣传三大服务,不定期走访企业,帮助解决存在问题。畅通渠道、简化手续,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向省外办争取为企业常赴港澳人员申办一年多次往返签注,全力服务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二)服务对外开放。一是积极推动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强化大局意识,精心接待来访党宾国宾及重要外宾,结合中央、地方两个大局的需要,围绕“海丝”核心区建设、“万里茶道”沿线国际城市合作重点,主动策划“请进来”,积极推动并统筹安排好市领导“走出去”,并抓好出访成果跟踪落实,拓展与到访国的友谊与合作。二是提升友城工作水平。与韩国密阳市正式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并按相关规定报全国友协备案。积极推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与美国火山口湖国家公园结好。务实推进我市与各结好友城在文化、体育、科技、旅游、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我市友城布局,借助重大外事活动,适时与意大利、瑞士有关城市建立友好交往关系,服务我市产业建设。三是扩大南港澳交流合作。在经贸上,做好与港澳社团的日常联络、寄送家乡资讯和招商项目等工作;在培训上,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赴香港、澳门参与港澳研修交流活动;在文化上,把我市朱子理学、建盏文化、茶文化、南词艺术等优秀文化作为闽北品牌开展文化交流;在教育上,推动武夷学院等院校与港澳学校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展港澳地区青少年来南平交流活动。四是拓展民间外交。持续推动南平一中、剑津中学与澳大利亚夏威尔中学的交往合作,实质启动校际间的“结对子”等师生交流,增进友好城市框架下的友好学校关系,宣传、发扬朱子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推介武夷山自然、文化双世遗资源,增进民间友好往来。

(三)服务协调发展。一是突出涵养侨源。建立健全南平侨务资源数据库,充实完善“情牵南平”微信平台,为进一步整合、涵养好我市侨务资源奠定基础。通过侨胞的广泛人脉关系,以侨促侨、以侨促外,加强与外国政要、海外精英侨团和高端人士联系互动。继续跟进助推“牵手家乡·共谋发展”结对子活动,争取省侨办的大力支持,持续推动我市五个省级重点贫困开发县与结为对子的16个海外闽籍社团联络、交流与合作。二是突出文化传承。加大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力度,结合“朱子文化”、“建盏建本文化”、“茶文化”等专题,探索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新模式,重点尝试“Home-Stay(民宿)夏令营。配合省侨办承办大型夏令集结营活动,扩大闽北影响力。依托武夷学院等华文教育基地校“请进来”承办海外华校教师培训班,加强国际教育教学交流。

(四)服务侨界民生。一是加快建设,推动建立基层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建立“四个一”平台机制目标,即:开设一个窗口(涉侨事务办理窗口)、打造一个平台(涉侨活动平台)、构筑一个网络(与广大归侨侨眷联系互动服务网络)、建立一个机制(为侨公共服务和维护侨胞权益协调机制),切实指导和支持社区侨务工作。二是延伸链条,拓展为侨服务空间。充分发挥“侨之家”平台作用,依托华侨来南平定居工作,认真摸底,动态管理,推动新归侨、武夷学院归侨侨眷、工业园区归侨侨眷、武夷山华侨农场归侨侨眷纳入网格化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华侨农场发展十项措施,转变观念,找准定位,加强对武夷山华侨农场侨务工作的管理、协调。三是精准发力,搭建侨界精准扶贫平台。围绕“加强调研、摸清底子、夯实基础、精准施策”十六字工作思路,开展全市范围的归侨摸底造册工作,精准掌握各类贫困归侨的具体情况,重点做好早期老归侨、空巢老人、寄养儿童、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散居归侨等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把政策性扶持贫困归侨专项资金落实到位,进一步发挥以大病救助为特色的扶贫帮困机制作用,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四是强化责任,完善“侨爱工程”关爱帮扶机制。继续以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义诊、归侨侨眷技能培训、暖侨敬老行动、温暖侨心关爱成长等活动为工作抓手,围绕“5411”目标开展工作,即在社区、侨乡、侨场等开展5场医疗队义诊暨侨法宣传活动,4场技能培训,申报创建1个全国侨务工作示范社区,新增设立1个社区“全国侨法宣传角”,增强侨爱工程的综合效益,持续保障改善侨界民生。

二、抓管理,在规范外事侨务职能管理上有新作为

(一)加强外事归口管理。坚持党管外事原则,进一步强化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在统筹协调和综合归口管理外事工作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全面落实会议、报告、通报三项重要制度。健全完善涉外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处置能力和流程规范化建设。筹建南平市翻译协会,提升外事工作水平。

(二)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贯彻执行中央规定,进一步严格外事纪律,按照因事定人、人事相符原则,严格审核把关,坚决制止考察性、照顾性等无实质内容的出国团组。本着目标明确、优化管理的原则,对市领导出访团组、“海丝”项目团组、经贸团组、高校人员出访等“重点团组”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团组更加快捷、顺畅走出去。加强出访成果共享平台建设,提高我市因公出访成效。进一步提升电子化管理水平,完善出访数据库建设。争取省上支持,举办外事工作培训班,推进各县(市、区)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APEC商务旅行卡工作的规范化。

(三)加强领事保护和涉外事务协调、管理。完善境外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联动工作机制,以全省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加大领事保护宣传,提升我市公民和机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我市机关单位、企业邀请外国政要来访报批手续的引导和帮助,加强我市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活动服务工作。

(四)加强侨捐管理。积极引导华侨捐赠,规范捐赠管理,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引进,把侨捐愿望与地方民生需求紧密结合,协调指导各县(市、区)推进“侨捐项目信息资料库”工作,有序推进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我市各项公益事业项目的收集整理、登记建档、汇总入库等工作,形成“一库、一册、一制度”,促进侨捐项目运行公开化、长效化。

三、抓党建,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队伍上有新形象

(一)切实提升干部素质。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健全完善干部讲堂等平台,积极拓宽专业化培训渠道,以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机关党员等为主要对象,以培养干部发展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教育等理论培训,持续推进外事侨务业务、经济、文化、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持续推进绩效规范化管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全面推行“三张清单”,规范办事流程,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按照“比干劲、比效率、比进位、比成效”要求,持续开展“比服务”活动。发扬实干拼创精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落实“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机制,加强重点工作的推动督查。

(三)切实践行廉洁自律。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深化《中国共产党章程》、《准则》和《条例》的学习贯彻,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抄送:省外办、省侨办

南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639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