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一)主动公开
2019年度我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条,历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条,类别均为其他类,主要包括信息公开指南、人事任免、学习计划和工作方案等,主要在“中国南平”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南平市信访局栏目进行公开,并将电子文本和纸质文件送交市档案馆、市图书馆,供市民查阅我局政府信息。同时在局微信公众号和政务头条上实时更新工作动态、解读政策法规讯息,并利用局微信公众号开辟业务查询、受理、监督等渠道。
(二)依申请公开
2019年我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政府信息管理
1. 强化组织领导。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始终将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政务公开工作常思常议。建立局机关“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其他领导协同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成立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对政务公开工作常思常议,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具体分管,日常工作依托局办公室,并确定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具体事务。
2. 规范日常工作。2019年度我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保密工作和信访工作自身实际情况要求,每条向外公开的信息均填写《信息发布保密审查表》,由局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层层审查阅批,确保公开信息的及时准确并符合信息发布保密要求,确保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有序进行。在工作经费投入上,我局未开设自身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依托“中国南平”网站,故未在网站维护上产生大额经费,但有充足的一般性工作经费保障政务公开日常工作的开展。
3. 及时编制修订公开指南、目录。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结合《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等工作的通知》(南政办〔2008〕36号)和信访工作实际情况,依法及时编制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方便群众了解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公开情况。
(四)平台建设
1. 提升政府网站服务水平。我局未开设自身门户网站,主要通过“中国南平”网站开展政务公开工作,2019年度我局按照政府信息保密工作和信访工作自身实际情况要求,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每条向外公开的信息均填写《信息发布保密审查表》,由局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层层审查阅批,确保公开的信息的及时准确并符合信息发布保密要求,确保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有序进行,持续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2. 推动政务新媒体有序发展。2019年度我局除了通过“中国南平”网站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以外,还积极拓展利用局微信公众号、政务头条号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业务服务工作。2019年我局共发布38条微信公众号文章、31条政务头条号文章,不仅实时更新我局工作动态、发布政策法规讯息,并利用局微信公众号开辟业务查询、受理和监督,群众可直接通过南平市信访局微信公众号表达信访诉求、对信访件进行查询、跟踪和评价。
3. 加快办事大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作为全省“最多投一次”阳光信访工作机制试点为契机,建立合理合法初信初访诉求“最多投一次”阳光信访工作机制,推动网上信访成为信访主渠道,推进群众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进一步健全信、访、网、电和微信、短信、手机APP等立体化“无障碍”投诉平台和网上投、办、督、评一体化机制,让群众“本人不用来,信件网上跑”,足不出户就能畅快表达诉求、有效解决诉求。
(五)监督保障
1. 推进财务预决算公开。为推进和规范预决算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透明预算制度,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条例》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南平市信访局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预决算公开专栏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及时公开预决算信息便于社会工作查询监督。
2. 做好数据统计报送。2019年度我局公开的每条政府信息均按要求做好数据统计,并及时向“省政务公开情况统计报表报送系统”和市图书馆、档案馆报送。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对外公开 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 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 数量 |
行政许可 | 0 | 0 | 0 |
其他对外管理 服务事项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 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 数量 |
行政处罚 | 0 | 0 | 0 |
行政强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 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 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3 | 1580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
|
|
|
|
|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
|
|
|
|
|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
|
|
|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
|
|
|
|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
|
|
|
|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
|
|
|
|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
|
|
|
|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
|
|
|
|
|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
|
|
|
|
|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
|
|
|
|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
|
|
|
|
|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
|
|
|
|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
|
|
|
|
|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
|
|
|
|
| |
2.重复申请 |
|
|
|
|
|
|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
|
|
|
|
|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
|
|
|
|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
|
|
|
|
|
| ||
(六)其他处理 |
|
|
|
|
|
|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开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 由于信访工作的特殊性,公开政府信息的内容和数量不够多样,无法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
2. 由于刚从部门管理机构转为政府工作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细致,能力有待提高。
(二)具体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 完善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修订完善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确保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 丰富信息公开内容和形式。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作为重点,以充分满足群众信息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扩展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
3. 加强具体业务培训和指导。利用我局科室之间不定期开展的“业务大讲堂”活动,组织各科室学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知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要求、具体流程和规范操作的了解,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意识;对具体办事工作机构,加强具体业务工作的定期培训指导,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我局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